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何时是给孩子性教育的关键时期

发布者:四念处观 时间:2015-6-24 15:02

家长要学会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性教育,能够让孩子正确认识性,对待性,就会在成长过程中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孩子成长过程中五个点最重要。

黄金第1期:口欲期

年龄阶段:3~6个月~1岁半左右

典型特征:什么都往嘴里放,喜欢吮吸手指、吹泡泡

婴儿大约在3~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吸吮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于是,他的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婴儿吮吸手指、唾口水、发出咯咯笑,并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开心,这是婴儿口欲期性欲的最初表现。婴儿的嘴是性的快感区,他们从吮吸母乳中,不仅满足了食欲的需要,而且,从吮吸所产生的快感中获得了性欲的满足。这种现象一般会延续到1岁或者1岁半左右。

教战守则:给宝宝充分的抚爱和温情,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

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

母亲乳房,是婴儿获得性快感的源泉,若早断奶,婴儿得不到口欲的满足,长大后,便有可能发生吮吸拇指、咬指甲、咬被褥、手帕等神经症表现或产生口欲攻击(如口咬、骂人、讽刺,挖苦、猥亵、下流言语)等等,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恰当的行为可以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被关爱,学会尊重并爱护自己的身体。

要尽量母乳喂养,给孩子喂奶时,专心致志而又温和地对待他。让他体会到父母带给他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关爱可以帮助他尽早摆脱对安抚奶嘴的依恋。

怕宝宝咬手指,不要强行禁止,可以考虑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满足他口欲期的需要。

给孩子换尿布时一定要耐心、温和地跟孩子交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好”的,他的排泄行为是正常的。如果相反,就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让他觉得他的身体是令人厌恶的。

黄金第2期:朦胧期

年龄阶段:1~2岁

典型特征:发现性别区分

一般从1~2岁开始,孩子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上的区别。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孩子就会提出一些令成人十分尴尬的问题,诸如“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我从哪里生出来的?”他们还可能会对自己排出的粪便很感兴趣,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这个时期是训练孩子如厕的大好时期,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免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形成畸形的性压抑心理。

教战守则: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的身体,尽早了解男女区别

在大小便训练期间,幼儿往往会发生“事故”,如果成人失去耐心,对孩子大吵大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负面的感觉。父母如果能够采取宽容、耐心的态度则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身体意识。

1岁半是对孩子进行性生理教育的非常好的时机,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让同龄的男孩女孩一块洗澡,让他们裸露着小身子识别彼此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鼓励他们观察对方与自己不同在哪里。

父母就可根据孩子的理解力很自然地向他解释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功能,并以关爱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身体,让他尽早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黄金第3期:性蕾期

年龄阶段:2~4岁

典型特征:发现性别区分

孩子在2~4岁时进入性蕾期,这一时期的性教育是今后性成熟的基础。不少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是他们的一种性游戏。也有的孩子玩生殖器的时间更早些。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苛责孩子。

教战守则: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私处

避免孩子玩生殖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穿封裆裤,每天给他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转移他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当众碰触自己的生殖器,千万不可严厉地呵斥来制止孩子的行为。这可能会让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好的评价。因此,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这样说不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教给了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孩子明白:他身体的哪些部位不宜暴露,并不是那些部位不好;哪些事不适合当众做,但可以在卫生间或自己的卧室做;有些事情男、女要分开做等等。

黄金第4期:依恋期

年龄阶段:4~6岁

典型特征:开始产生“恋父”“恋母”情节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他“恋”,第一个目标是他的异性亲长,又名恋母(恋父)情结。这种情结在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压抑于潜意识内,以后不但可表现为恋上长者,而且还可能成为各类精神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与内源性抑郁症)及其症状表现的心理根源。

教战守则:温馨快乐的家庭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好孩子的性楷模

父母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给孩子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就很容易成为承受父母一方或双方愤怒和怨气发泄的对象,因为年龄太小,社会经验缺乏,孩子缺乏正确判断事情缘由的能力,常常会把父母之间关系恶劣的原因归结到自己头上,长大后变得缺乏自信、胆小怯懦、性格软弱和行为退缩,或者内心闭锁、精神抑郁,严重的甚至可能自杀。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楷模,异性父母则是孩子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楷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无法低估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养育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当孩子年龄大了以后,异性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则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度亲密,以免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黄金第5期:潜隐期

年龄阶段:6~12岁

典型特征:假同性恋现象

儿童6~12岁进入性潜隐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性心理比较平静,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男孩喜欢与男孩作伴,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温和的游戏。这种“假性同性恋”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也可能是同性恋形成的心理根源。

教战守则:不避讳任何性问题。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

和孩子谈论性越早开始越好。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性教育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在平时对孩子的提问或相关行为给予适当反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会给孩子一个暗示:一旦有了性方面的问题,他不需要通过别的途径去了解,从父母这里就可以获得,同时谈论性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相关标签: 性教育

相关阅读

  •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入阴道可能引起感染风险或异物不适感,需及时取出并观察症状,处理方法包括自行取出、就医处理、预防感染、心理调适、事后监测。1、自行取出:采用蹲位或单腿抬高姿势,洗净双手后尝试用手指勾出。润滑不足 ...
  •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安全套可大幅降低性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原因包括使用不当、产品缺陷、病毒穿透性、皮肤接触传播、非防护部位感染。1、使用不当:安全套未全程佩戴、佩戴方式错误或中途破损会导致防护失效。正确方法 ...
  • 带安全套算高危吗
    带安全套算高危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属于高危行为,但操作不当或产品问题可能降低防护效果。1、防护原理:安全套通过物理屏障阻断体液交换,对HIV的防护效率达98%以上。乳胶材质能有效阻隔120纳米以上的病毒颗粒,包括乙肝病毒和HPV。 ...
  •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起来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起来
    青春期仇视父母的情绪通常在1-3年内逐渐缓解,具体时间与个体心理成熟度、家庭沟通方式、外部环境支持等因素相关。1、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易产生对抗心理。通过认知行为疗法 ...
  • 带上安全套是不是就没有疾病了
    带上安全套是不是就没有疾病了
    使用安全套能显著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防护效果与正确使用、疾病类型、接触方式等因素相关。1、防护局限性:安全套主要通过物理屏障阻断体液交换,但对HPV、疱疹等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病毒防 ...
  • 带安全套会得病吗
    带安全套会得病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操作不当或产品问题仍可能导致感染,涉及产品破损、过敏反应、使用错误、润滑剂刺激、病毒穿透性等因素。1、产品破损:安全套材质老化或运输储存不当可能造成微孔或撕裂 ...
  •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还抽烟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还抽烟
    青春期仇视父母和抽烟行为通常与心理发展、家庭关系及环境影响有关,改善时间因人而异,关键需要心理疏导、家庭沟通和习惯干预。1、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易产生对抗心理。认 ...
  • 骨骺线可以二次打开吗
    骨骺线可以二次打开吗
    骨骺线闭合后无法二次打开,但可通过科学干预改善身高潜力,主要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治疗、营养补充、运动刺激、骨骼养护和医学评估。1、生长激素治疗:骨骺闭合后骨长度增长停止,但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可能刺激软骨细 ...
  •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有害吗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有害吗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是否有害,目前尚无明确科学证据表明大蒜会直接损害精子质量。适量食用大蒜可能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原因可能与大蒜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同时个体差异和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结果。 ...
  • 男性裸睡养生需搞清楚的四大注意事项
    男性裸睡养生需搞清楚的四大注意事项
    裸睡对男性健康有益,但需注意卫生、温度、床品选择和睡眠环境四大要点。保持清洁、避免受凉、选择透气材质、营造安静环境能最大化养生效果。1.卫生管理是裸睡的首要前提。男性会阴部汗腺密集,裸睡时皮肤直接接触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