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避孕:揭露带了避孕套,引来了卵巢癌

发布者:画船听雨眠 时间:2011-6-5 10:53

避孕:揭露带了避孕套,引来了卵巢癌

安全套是性伴侣之间最为常用的避孕方法,不仅能避孕,还能对性病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有专家指出安全套在防性病的同时,可能把一些有益的成分也阻隔了,因此专家建议常使用安全套的伴侣更要加强对卵巢的检查。

安全套隐患:卵巢癌找上门

日本和德国科学家发现,男性精液中含有一种名叫精液胞浆素的成分,不仅可杀灭女性阴道中很多致病菌,减少生殖道感染几率,还可降低卵巢癌变的风险,如果经常使用安全套,女性会失去这样的保护机会。此外,40~60岁的女性如果持续腹胀超过半个月,也可能是卵巢出了问题。

深居盆腔内部的卵巢,一旦长有肿瘤,就可能刺激牵拉盆底韧带,导致腹水、腹胀、疼痛等。

女性晚育不易患卵巢癌

《生育与不孕》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35岁以后生孩子的妇女患卵巢癌的危险要比未生育过孩子的妇女低58%。早生孩子的妇女患卵巢癌的危险也比较低,但降低的幅度不大。比如,25岁以前生孩子的妇女要低16%,30岁以前要低45%。生育四胎以上的妇女要比从未生育过孩子的妇女低64%。

以前的研究认为,晚育还能预防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妇女怀孕时会产生大量的黄体酮,而黄体酮对这两种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黄体酮能在癌症早期杀死癌症。另外,生育过程中随着胎盘的娩出,子宫被“清理”,那些可能致癌的老化细胞也被清除出去。

相关标签: 精液

相关阅读

  • 私密部位发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私密部位发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私密部位发黑可能与激素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或某些疾病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局部摩擦、慢性炎症和黑色素瘤等。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私密部位色素沉积较深,与家族遗传倾向 ...
  • 哭是不是生理反应
    哭是不是生理反应
    哭是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眼泪的产生和排出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涉及眼部结构、激素变化和心理因素等多重机制。从生理学角度看,眼泪分为基础性、反射性和情感性三种类型。基础性 ...
  • 婚后性生活会不会有尴尬呢?
    婚后性生活会不会有尴尬呢?
    70岁老人总是忘记东西可能与年龄增长、睡眠不足、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功能会逐渐退化,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这是 ...
  • 私密部位发黑是怎么回事
    私密部位发黑是怎么回事
    私密部位发黑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或色素沉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皮肤黑色素细胞分布较密集,尤其在会阴等褶皱部位 ...
  • 65mm的安全套
    65mm的安全套
    65毫米的安全套属于特大号避孕套,适合阴茎勃起后周长超过135毫米的男性使用。选择合适尺寸的安全套对舒适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过大或过小均可能影响使用效果。安全套的标称宽度指其展开平铺后单层宽度的一半,65毫 ...
  • 经常跷二郎腿腿会变弯吗
    经常跷二郎腿腿会变弯吗
    经常跷二郎腿可能导致腿部变形,但具体影响因人而异。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改变下肢力线,增加膝关节压力,甚至影响骨盆稳定性。跷二郎腿时髋关节处于内旋状态,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持续受到牵拉。单侧长期受压可能导致 ...
  • 婚后男性如何呵护自己的妻子?
    婚后男性如何呵护自己的妻子?
    70岁老人爱忘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认知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定期体检等方式改善。记忆减退可能与年龄增长、脑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或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 ...
  • 经常二郎腿腿会变什么形状
    经常二郎腿腿会变什么形状
    经常跷二郎腿可能导致腿部变形,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翻或外翻、骨盆倾斜等问题。长期保持这一姿势会影响骨骼排列和肌肉平衡,增加关节压力。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处于内收内旋状态,可能引发骨盆向一侧倾斜。骨盆 ...
  • 70岁父亲有外遇管不管
    70岁父亲有外遇管不管
    70岁父亲有外遇是否需要干预,需结合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及伦理责任综合判断。高龄老人情感需求可能因孤独感、婚姻质量下降或认知功能变化而外显,但婚外关系可能对配偶、子女及自身社会评价造成负面影响。从家庭关系 ...
  • 浑身发麻发抖是怎么回事
    浑身发麻发抖是怎么回事
    浑身发麻发抖可能由低血糖、焦虑发作、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能量、心理调节、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1.低血糖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