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夫妻保健

糖尿病患者谨防肾病“偷袭”

发布者:蓝叶雯 时间:2019-2-18 11:21

由于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消化系统病变等诸多并发症,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营养状况较其他疾病患者更差,会比其他肾病患者更早透析。

因此,每一位全科医生都应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知识,并提醒患者积极预防和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病例介绍】

老王,56岁,5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虽然医生告诫他要控制好饮食和血糖,但他依旧我行我素地吃喝,每天吸烟1包,还很少活动。久而久之老王越发觉得不对劲,不仅经常全身乏力、口干舌燥,还有视物模糊、手脚发麻、气喘等不适,体重也在1年内猛降20斤。近日,老王被查出已经患有尿毒症。

【病例分析】

众所周知,肾炎会导致尿毒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也会导致尿毒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老王这样“吃”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患者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进行性下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肾脏主要由毛细血管团组成,而高血糖本身可以损害毛细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中的物质通过肾脏滤过形成尿液时,损害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多数合并有代谢紊乱,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易引起血管硬化。另外,遗传、代谢紊乱等都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8大因素加重糖尿病肾病

1.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重蛋白尿,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不能摄入超过40g的蛋白质。

2.高血糖:血糖增高是肾脏病变的主要原因,持续高血糖可形成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使小球系膜、基底膜、毛细血管内皮等受损,进一步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最终引起肾小球和肾小球动脉硬化,造成肾单位破坏,引起肾功能异常。

3.高血压:高血压使肾脏血管阻力增加,肾内血流减少,肾内压力增高等,从而导致蛋白尿、肾小球硬化和肾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同时存在,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

4.高血脂: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紊乱很常见,后者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5.血粘度增高和微循环障碍:糖尿病可出现微血管病变且常伴有微循环障碍,使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肾脏的微循环中如果出现血栓,肾单位就会缺血缺氧,从而使尿蛋白增加,肾功能下降。

6.感染:感冒、尿路感染及肺炎等病毒细菌感染都可加重肾损害。

7.药物:有肾脏疾病时,很多药物须减量使用或禁用,滥用药物,可加重肾损害,须遵医嘱用药。

8.其他: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年龄和病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吸烟等因素有关。

8种表现提示糖尿病肾病

1.蛋白尿: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早期惟一的表现为蛋白尿,开始为间歇性,逐步发展为持续性。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普通尿常规化验不出来。一旦尿常规发现尿蛋白,此时糖尿病肾病已发展到中期。早期可用放射免疫法测白蛋白排泄率,如结果在20~200μg/min,说明已是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

2.水肿: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或仅早晨眼睑水肿。少数患者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水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的表现。

3.高血压:血压增高既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征兆,又是糖尿病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患者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患者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夜尿增多:如夜间排尿次数或尿量增多,说明肾脏可能受损。

6.贫血:是合并肾脏损害的常见表现。

7.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8.心衰、心梗、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肾病时常见的合并症。

8项措施预防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不可逆性和治疗的困难,所以预防糖尿病肾病有更积极的意义。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控制血糖:不稳定的血糖水平或偏高的血糖仍对心、脑、肾、眼等人体最重要器官进行着慢性损害,促使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可引起肾脏早期隐匿性、不可逆性损害。而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应强调的是,对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好或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定要及时采用胰岛素治疗。

2.控制高血压:大多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双重性地加重了肾脏负担,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应该注重血压的控制。凡蛋白尿≤500mg/d以上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内;凡蛋白尿≥500mg/d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

3.合理饮食,限制蛋白摄入:糖尿病患者主要以清淡饮食为主。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每天30~50g为宜,而且应该选用优质动物蛋白,如鸡肉、鸡蛋、牛奶、鱼类。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因其生物利用率低,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糖尿病患者要多饮水,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但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

4.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随环境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也随应用药物的敏感性而波动,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血压水平均是有必要的。

5.一旦确诊2型糖尿病就应查肾功能:1型糖尿病因起病症状明显,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相对容易监测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时间。而肥胖者易患的2型糖尿病,因起病症状不明显,难以界定患病时间和潜在的病情进展时间。因此,一旦确定为2型糖尿病,应立即进行尿蛋白检测,此后每年体检时都应进行肾功能检测。

6.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可加重糖尿病肾病,遇有感染应及时治疗。

7.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慎用止痛药,避免血管、肾脏造影。

8.避免剧烈活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加重病情。

总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是多种原因综合所致,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治疗是困难的,因此重在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关标签: 性病

相关阅读

  • 女生吃紧急避孕药姨妈会推迟么
    女生吃紧急避孕药姨妈会推迟么
    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周期暂时性紊乱,推迟3-7天属于常见现象。月经推迟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服药时间、个体差异、卵巢功能恢复周期及原有月经规律性等因素相关。1、激素水平波动: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左炔诺孕酮等 ...
    10-25
  • 正常人乳头会挤出清水么
    正常人乳头会挤出清水么
    乳头挤出清水可能是生理性溢液或病理性表现,常见原因包括激素波动、乳腺导管扩张、垂体瘤等,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1、激素变化: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单侧或双侧乳头溢出清亮液体。非孕 ...
    10-25
  • 为什么姨妈期不想吃东西
    为什么姨妈期不想吃东西
    姨妈期食欲下降与激素波动、前列腺素分泌、消化功能抑制、情绪变化及痛经刺激有关。1、激素波动:黄体期孕酮水平升高会延缓胃排空,雌激素骤降影响饥饿素分泌。建议选择少食多餐模式,优先摄入香蕉、燕麦等富含维生 ...
    10-25
  • 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主要由什么组成
    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主要由什么组成
    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主要由脂肪组织、乳腺腺体、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构成。1、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占乳房体积的70%-90%,青春期雌激素水平上升促使脂肪在乳房沉积。过度节食可能导致发育不良,建议每日摄入适量坚果 ...
    10-25
  • 静脉精索曲张怎么判断
    静脉精索曲张怎么判断
    静脉精索曲张可通过观察阴囊外观变化、触诊静脉团块、超声检查、症状评估及精液分析等方式判断。典型表现包括阴囊坠胀感、静脉迂曲扩张及生育力下降。1、外观观察:站立位时观察阴囊是否呈现蚯蚓状或团块状突起,皮 ...
    10-25
  • 长期用避孕套有危害吗
    长期用避孕套有危害吗
    长期使用避孕套通常安全可靠,但需注意材质过敏、润滑剂刺激、阴道菌群失衡、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的破损风险以及心理依赖问题。1、材质过敏:部分人群对乳胶或聚氨酯材质敏感,可能引发外阴红肿、瘙痒等接触性皮炎。可 ...
    10-25
  • 做健腹轮胸部会疼吗
    做健腹轮胸部会疼吗
    健腹轮训练可能导致胸部疼痛,常见原因包括肌肉拉伤、姿势错误、核心力量不足、关节压力及过度训练。1、肌肉拉伤:胸大肌和胸小肌在健腹轮滚动时可能因突然发力或动作幅度过大而拉伤。初期表现为局部酸痛,严重时可 ...
    10-25
  • 生儿子说明妈妈智商比爸爸智商高吗
    生儿子说明妈妈智商比爸爸智商高吗
    生儿子并不能说明妈妈智商比爸爸智商高,孩子的性别与父母智商高低无关。孩子的性别由父亲的精子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智商则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人类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母亲卵子均携带X染色体, ...
    10-25
  • 生儿子智商父母谁影响大
    生儿子智商父母谁影响大
    孩子的智商受父母双方基因共同影响,不存在单一决定因素。智力遗传具有多基因复杂性,主要涉及X染色体相关基因、常染色体基因表达以及后天环境交互作用。母亲X染色体携带大量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基因,可能对男孩智商产 ...
    10-25
  • 内衣专用可以洗内裤吗
    内衣专用可以洗内裤吗
    内衣专用洗衣液可以清洗内裤,但需注意成分安全性与针对性。内裤清洁需兼顾杀菌、去渍与面料保护,主要有专用洗衣液酸碱度适宜、含抑菌成分、低敏无残留、去污力适中、避免化学刺激五个关键点。1、酸碱度适宜:健康 ...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