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激光手术、调整用眼习惯、补充营养等方式改善视力。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营养不良、眼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通过凹透镜片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对于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度数,及时更换镜片。成年人可选择防蓝光镜片缓解数码视疲劳。高度近视患者需选择高折射率镜片减少边缘畸变。
夜间佩戴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白天裸眼视力提升。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600度以内人群,需严格遵循验配流程和护理规范。可能出现角膜点染、干眼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2年的人群。全飞秒SMILE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半飞秒LASIK适用范围更广。术前需全面检查角膜厚度、眼压等指标,术后需避免揉眼、游泳等行为1-3个月。

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秒,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避免躺卧、晃动环境下用眼,电子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协调。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刺激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工作台灯应选择4000K色温无频闪产品。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可通过动物肝脏、深色蔬菜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集中在视网膜黄斑区,需从菠菜、蛋黄等食物获取。DHA是视网膜重要组成成分,深海鱼类含量丰富。锌元素参与视紫红质代谢,牡蛎、坚果是优质来源。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儿童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成人每年检查眼底。保持每天1-2小时中等强度户外活动,室内光照强度不低于300勒克斯。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开启护眼模式。饮食注意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糖食品。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异常需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