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与抑郁症的核心区别在于情绪波动模式:躁郁症表现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抑郁症仅有持续抑郁状态。遗传因素、脑化学物质失衡、环境压力是两者的共同诱因,但躁郁症患者存在更显著的神经传导异常。
1. 症状差异
躁郁症包含躁狂期与抑郁期。躁狂期出现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冲动消费等行为;抑郁期表现与抑郁症类似,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抑郁症患者仅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状态,可能伴随躯体疼痛、食欲改变,但不会出现躁狂症状。
2.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在躁郁症中占比更高,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达10%。两者均涉及5-羟色胺系统异常,但躁郁症多巴胺波动更剧烈。长期压力可能诱发抑郁症,而躁郁症发作常与生物节律紊乱相关。
3. 诊断标准
精神科采用DSM-5进行鉴别:躁郁症需至少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抑郁症需满足持续抑郁症状。误诊率高达40%,青少年患者更易混淆,躁郁症误诊为抑郁症可能延误治疗。
4. 治疗方案
躁郁症需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控制发作,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常用SSRI类药物(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严重病例可尝试经颅磁刺激。两者均需建立规律作息,躁郁症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酒精刺激。
准确识别两种疾病关乎治疗方向选择。躁郁症误用抗抑郁药可能诱发躁狂发作,抑郁症过度镇静会影响功能恢复。建议出现情绪持续异常时,记录症状日记并寻求精神科专科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社会支持系统对两类患者都至关重要,家属应学习识别危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