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能增加猝死风险,但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会导致猝死。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心跳不规则,猝死则指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能直接引发猝死,而轻度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通常不会导致猝死。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联程度取决于类型、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等因素。
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常见机制包括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发心脏骤停。这类心律失常可能由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等基础心脏病诱发。患者可能出现晕厥、胸痛、呼吸困难等先兆症状,也可能毫无预兆直接发生猝死。存在结构性心脏病或既往心脏骤停史的患者猝死风险更高。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即使心脏结构正常也可能导致猝死。
轻度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早搏通常不会增加猝死风险。这类心律失常多见于健康人群,可能与情绪波动、咖啡因摄入、疲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感到心悸但很少出现严重症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这类心律失常多为良性,无须特殊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咖啡因、保证充足睡眠后症状多能缓解。
预防心律失常相关猝死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脏病,尤其是有猝死家族史者。确诊心律失常后应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高危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心悸伴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和猝死风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剧烈波动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