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两者存在明确的病理关联。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损伤心脏瓣膜,而心脏结构异常可干扰电传导系统,从而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多种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心律失常的核心机制在于瓣膜病变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和扩张,心房肌纤维化改变可破坏正常电信号传导,形成房颤的病理基础。主动脉瓣病变则可能通过左心室肥厚影响浦肯野纤维系统,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部分患者还会因风湿活动持续存在心肌炎性反应,直接损伤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
临床上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需警惕两种特殊情况。一是二尖瓣狭窄患者突发快速房颤可能诱发急性肺水肿,需紧急控制心室率。二是长期房颤形成的左心房血栓脱落会导致脑栓塞,这类患者抗凝治疗尤为重要。对于已出现传导阻滞的患者,可能需要在瓣膜手术同期植入永久起搏器。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期识别心律失常征兆。日常需注意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调整抗风湿治疗方案或进行射频消融等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