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日常护理主要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诱发因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心率等措施。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睡眠时间控制在7-8小时。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加重心脏负担。午休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需远离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跳加快。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激动。注意保暖防寒,极端温度变化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发作。控制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环境因素刺激。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香蕉、菠菜、坚果等食物。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高盐饮食导致水钠潴留。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为宜,避免暴饮暴食增加心脏负荷。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20-30分钟为宜。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性体育活动,运动中出现心慌气短应立即停止。每周运动3-5次,保持规律锻炼习惯。
学会自测脉搏,注意心跳节律和频率变化。可使用家用心率监测设备记录日常心率数据。记录心悸发作的时间、诱因和持续时间。定期复查心电图,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和医疗信息卡。
心律失常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在正常范围。保持理想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持续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练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减轻心理压力。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