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否会导致死亡取决于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多数心律失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部分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引发猝死。常见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等。
窦性心动过速通常由情绪激动、运动或发热等生理因素引起,表现为心跳加快但节律整齐,一般不会造成生命危险。房颤可能导致心悸、乏力,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但急性期致死率较低。室性早搏多为良性,患者可能感觉心脏漏跳或停顿,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室速发作时心率极快且不规则,可能引起头晕甚至晕厥,需及时就医干预。室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数分钟内可导致死亡,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病患者。
存在基础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或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概率较高。既往有晕厥史、家族猝死史或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者风险更大。急性心肌缺血、严重心力衰竭或心肌炎患者突发室颤概率显著增加。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建议有心悸、胸闷症状者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心律失常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限制咖啡因摄入。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可有效预防室颤导致的猝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脏电活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