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中最严重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终末期心力衰竭。这些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死率高的特点,需立即就医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持续30分钟以上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伴随冷汗、恶心呕吐。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心肌酶谱异常升高。需紧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脏骤停。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患者,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心电图可明确诊断,需立即电除颤抢救,后续可能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可用于预防发作。
终末期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出现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全身水肿、肝淤血等症状。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低于30%,需联合使用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地高辛片等药物。部分患者需考虑心脏移植,1年生存率通常不足50%。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管分层,StanfordA型夹层最为凶险。突发撕裂样胸背部疼痛是其典型症状,可伴随双侧血压不对称。CT血管造影可确诊,需紧急手术置换病变血管。未及时治疗者48小时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常用降压药物包括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硝普钠注射液等。
心脏骤停是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即刻丧失意识。冠心病、电解质紊乱、溺水等均可引发,心电图呈室颤或直线。需立即心肺复苏,5分钟内未恢复灌注将造成不可逆脑损伤。存活者中超过半数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二级预防可能需植入ICD或服用盐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心脏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每日监测血压心率,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周3-5次,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需逐步减重。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出现胸闷气促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