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积液可能由心力衰竭、肺炎、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肺部积液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可通过胸腔穿刺引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心力衰竭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至肺泡或胸膜腔形成积液。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液体潴留,并配合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限制钠盐摄入和每日饮水量有助于控制病情。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可能累及胸膜,产生炎性渗出液。常见发热、咳黄痰等表现。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排出脓性积液。
肺癌或转移瘤侵犯胸膜时可引起血性胸腔积液。伴随消瘦、咯血等症状。诊断需通过胸水细胞学检查,治疗包括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化疗,或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渗漏。姑息性胸膜固定术可减少积液复发。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会导致淡黄色渗出液,伴有午后低热、盗汗。确诊需胸水ADA检测,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至少6个月。必要时联合泼尼松片减轻胸膜粘连。
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造成血浆白蛋白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漏出性积液。表现为全身水肿、腹水。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配合托拉塞米注射液利尿,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日常应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饮食需高蛋白低盐,心力衰竭患者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改变,若出现意识改变、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需立即就医。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评估积液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