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坏死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后果。心肌坏死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心力衰竭是心肌坏死最常见的后果之一。心肌细胞死亡后收缩功能丧失,剩余健康心肌代偿性工作负荷增加,长期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需长期服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心脏扩大和心室重构会进一步恶化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心律失常也是心肌坏死后常见并发症。坏死区域电传导异常易引发室性早搏、室速甚至室颤等危险心律。心肌瘢痕组织形成后可能干扰正常电信号传导,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部分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维持正常心律。
心脏破裂属于心肌坏死最危急的并发症。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梗后1周内容易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填塞和猝死。乳头肌断裂可导致急性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会引起左右心室分流。这些机械并发症往往需要紧急外科手术修复。
心源性休克是广泛心肌坏死的终末阶段。当40%以上左心室心肌坏死时,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重要器官灌注不足。患者表现为血压持续降低、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病死率极高。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等器械支持治疗。
心肌坏死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逐步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