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房间隔缺损需根据缺损大小和症状选择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无症状小缺损可定期观察。治疗方法包括经导管封堵术、胸腔镜修补和开胸手术,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并预防感染。
房间隔缺损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异常开口。缺损较小可能终身无症状,较大缺损会导致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长期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
1 经导管封堵术
适用于中央型继发孔缺损且边缘良好的患者。医生通过股静脉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处,展开后封闭缺口。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约3-5天。术后需服用阿司匹林6个月预防血栓,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2 胸腔镜微创手术
适合边缘不足的继发孔缺损或静脉窦型缺损。在胸部作3个小切口,使用特殊器械完成修补。相比传统开胸,创伤更小,疤痕不明显。术后需住院5-7天,3个月内限制上肢剧烈活动。
3 传统开胸手术
用于巨大缺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复杂病例。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下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术后恢复期约2-3个月,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伤口护理。
术后管理需注意三点:每月复查心脏超声观察修补效果;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术后半年内避免游泳、举重等运动。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长期服用靶向药物。
房间隔缺损治愈后多数患者可正常生活,但需终身随访。选择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缺损位置、大小及肺血管状态,建议在心脏专科中心进行评估。及时治疗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和心功能恶化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