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感染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性伴侣同治、避免性接触、加强个人卫生、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淋病通常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等症状。

淋病奈瑟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头孢曲松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效,阿奇霉素片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西环素片则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治疗期间须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所有近期性接触者均需接受检查和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应完成预防性用药。淋病具有强传染性,单方面治疗可能导致反复交叉感染。医疗机构会为性伴侣提供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物干预,患者应主动配合提供接触史信息。
治疗期间及症状完全消失前禁止任何形式的性行为。淋病奈瑟菌可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途径传播,安全套不能完全阻断感染。建议治愈后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再逐步恢复安全性行为。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更换消毒内裤并单独洗涤。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避免使用公共浴池、坐便器等可能存留病原体的设施,毛巾等个人物品需高温消毒。
完成治疗后7-10天需复查尿道分泌物培养或核酸检测。部分菌株可能出现耐药性,若检测仍阳性需调整用药方案。治愈后3个月内建议每月复查,观察是否有复发或再感染迹象。

淋病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帮助冲刷尿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增强免疫力。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刺激泌尿系统。使用独立卫浴器具并定期消毒,衣物床单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出现发热、关节痛等播散性感染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日常坚持安全性行为,固定性伴侣并做好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