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引起的腹胀主要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感染性胃炎、应激性胃炎等类型有关。这些胃炎可能因胃黏膜炎症、消化功能减弱或胃动力异常导致腹胀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表层炎症,多与饮食不规律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酸分泌异常及黏膜充血水肿可导致上腹饱胀感,进食后加重。治疗需结合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并配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胃腺体减少和消化酶分泌不足,食物滞留胃内易产生腹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伴随症状。需补充胃蛋白酶如多酶片,并定期胃镜监测。维生素B12缺乏者可肌注甲钴胺注射液。
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上腹胀痛伴口苦。胃镜检查可见胆汁湖形成。治疗需使用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结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胆汁,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减轻反流。

病原体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或病毒可导致急性胃黏膜炎症,表现为突发腹胀、恶心。确诊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规范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组合。
严重创伤或精神应激引起胃黏膜缺血糜烂,胃排空延迟导致腹胀。常见于重症患者,需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同时治疗原发疾病。监测胃液pH值有助于评估疗效。

胃炎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并细嚼慢咽。腹胀明显时可热敷上腹部,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建议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定期复查胃镜。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长期腹胀合并报警症状者应完善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