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指数高可通过光照治疗、药物治疗、病因治疗、营养支持和血液净化等方式治疗。黄疸指数升高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遗传代谢缺陷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光照治疗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促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例,治疗期间需保护眼睛及会阴部皮肤,并监测体温和脱水情况。成人严重黄疸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改良版光疗。
苯巴比妥片可激活肝酶促进胆红素代谢,茵栀黄颗粒能利胆退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改善胆汁淤积。药物选择需根据黄疸类型决定,梗阻性黄疸禁用促胆汁分泌药物,溶血性黄疸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胆总管结石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需在出生后两个月内完成葛西手术。明确并消除致病因素是根治黄疸的关键环节。

适量补充维生素K可改善凝血功能,中链甘油三酯奶粉有助于脂肪吸收。母乳性黄疸婴儿可短暂改用配方奶喂养。所有患者均应保持足够热量摄入,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血浆置换适用于重型肝炎导致的急性肝衰竭,能快速清除血中胆红素和毒素。新生儿溶血病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立即进行换血治疗。血液净化属于急救措施,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黄疸患者应每日记录皮肤黄染范围变化,观察尿液和大便颜色。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柔软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和腹部超声,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母乳喂养婴儿出现黄疸时,母亲应暂停进食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如蚕豆。出现精神萎靡、拒食或抽搐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