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胃炎伴糜烂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控的消化道疾病,但存在进展风险。胃炎伴糜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或反酸。
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并促进黏膜修复。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根除治疗,常用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药物相关性胃炎应及时调整用药并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内镜下若糜烂面局限且无活动性出血,通常预后良好。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若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或持续疼痛加重,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加深等并发症,需紧急内镜检查。长期未治疗的广泛糜烂可能增加癌变风险,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时。胃黏膜修复能力与年龄、基础疾病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更严密监测。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规律饮食和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预后,出现警报症状应立即就医。中重度糜烂患者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随访,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排除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