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囊炎的常规检查主要有精液常规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尿常规检查、精囊造影检查和细菌培养检查。

精液常规检查是诊断精囊炎的基础项目,通过分析精液量、颜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等指标,可发现精液中红细胞或白细胞增多等异常。精囊炎患者的精液可能呈现粉红色或暗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需禁欲3-5天后采集标本。
经直肠超声能清晰显示精囊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精囊炎患者可见精囊增大、壁增厚或内部回声不均匀。该检查可同时观察前列腺情况,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炎合并精囊炎。检查前需排空肠道,探头经直肠壁近距离扫描,具有无辐射、可重复进行的优势。
尿常规可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数量,精囊炎可能伴随尿路感染出现脓尿或血尿。中段尿检查可避免尿道分泌物污染,必要时需进行尿三杯试验定位出血来源。部分慢性精囊炎患者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精囊造影通过穿刺输精管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精囊形态和排泄功能。精囊炎可见精囊扩张、轮廓不规则或造影剂滞留。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需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目前已被核磁共振等无创检查部分替代。
细菌培养包括精液培养和尿液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慢性精囊炎可能培养结果为阴性。采集标本时需规范操作避免污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对指导用药有重要价值。

确诊精囊炎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相关检查。日常应注意避免久坐、规律排精,急性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若出现血精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