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包皮炎的症状主要有包皮红肿、瘙痒、分泌物增多、排尿不适和包皮粘连。慢性包皮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包皮过长、卫生不良或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尿频、尿痛等症状。

慢性包皮炎患者常出现包皮红肿,局部皮肤发红且温度升高。红肿可能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引起,也可能与包皮过长导致污垢堆积有关。患者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霉唑乳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瘙痒是慢性包皮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尤其在夜间可能加重。瘙痒多由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引起,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
包皮内板常出现白色或黄色分泌物,可能伴有异味。分泌物增多与细菌繁殖或包皮垢积聚有关,严重时可能形成包皮垢结石。日常需每日清洗包皮内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外用片稀释后浸泡,或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

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时灼热感或疼痛,尿液刺激发炎的包皮黏膜可能导致症状加重。这种情况常见于合并尿道口炎症的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需增加每日饮水量稀释尿液,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包皮与龟头部分粘连,影响包皮正常上翻。粘连多因反复感染未及时治疗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包茎。轻度粘连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乳膏配合手法分离,重度粘连需考虑包皮环切术等手术治疗。

慢性包皮炎患者应每日用温水清洗包皮及龟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多喝水促进代谢。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并勤换洗,避免久坐和局部潮湿。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出现包皮狭窄、溃疡等表现,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血糖,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