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唇部簇集性水疱,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和增强免疫力改善。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复发。
1. 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1型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餐具或亲吻。初次感染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当免疫力低下时重新激活。避免接触患者皮损部位,感染者需单独使用毛巾餐具。
2. 免疫力下降
熬夜、压力大或感冒发热时易发作。维持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每日补充500mg维生素C,适量食用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 局部刺激
日晒、外伤或干燥可能诱发。外出使用SPF30以上润唇膏,冬季避免频繁舔唇。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湿敷,每日3次每次5分钟。结痂后涂抹凡士林保持湿润。
4. 药物治疗
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每日5次,口服伐昔洛韦每次500mg每日2次。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用药需持续7-10天直至结痂脱落。
5. 饮食调整
发作期避免辛辣、坚果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2000ml/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推荐食用绿豆汤、莲子羹等清热食物,限制巧克力、咖啡因摄入。
嘴唇疱疹具有传染性,破损渗液时需避免亲密接触。每年复发超过6次需排查免疫缺陷。孕妇及婴幼儿出现症状应24小时内就医,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日常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