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常用药物主要有地西泮注射液、苯妥英钠注射液、丙戊酸钠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劳拉西泮注射液等。

地西泮注射液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够快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控制。该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受体活性发挥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和嗜睡。使用时需在心电监护下缓慢静脉推注,避免与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
苯妥英钠注射液是传统抗癫痫药物,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稳定神经元膜电位。适用于地西泮控制后的维持治疗,对强直-阵挛性发作效果显著。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牙龈增生等副作用,静脉给药时需控制滴速。
丙戊酸钠注射液为广谱抗癫痫药物,通过调节钠通道和增强GABA能神经传导发挥作用。特别适用于混合型癫痫持续状态,对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均有疗效。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妊娠期妇女禁用。

咪达唑仑注射液属于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快且半衰期短,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持续静脉滴注。该药通过激活GABA-A受体产生镇静作用,需警惕呼吸抑制和低血压风险,机械通气条件下使用更安全。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通过结合突触小泡蛋白SV2A调节神经递质释放,适用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优势在于无肝酶诱导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少,但可能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等不良反应。
劳拉西泮注射液是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脂溶性较低使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作为癫痫持续状态的一线用药,其呼吸抑制风险较地西泮更低。老年患者需减量使用,避免过度镇静。

癫痫持续状态属于神经科急症,患者发作超过5分钟即需立即就医。除药物治疗外,家属应确保患者发作时处于安全环境,移除周围危险物品,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长期管理需结合脑电图检查调整用药方案。饮食上建议保持规律进食,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可能诱发发作的刺激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