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及时就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脑出血抽搐通常由颅内压增高、脑组织损伤、电解质紊乱、癫痫发作、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脑出血抽搐时需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可解开衣领腰带,确保呼吸顺畅。避免强行按压抽搐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损伤。家属应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移除周围尖锐物品。保持环境安静昏暗,减少声光刺激。不要试图喂水或喂药,禁止掐人中或摇晃患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若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
所有脑出血后抽搐均需急诊处理,需完善头颅CT评估出血量及脑水肿程度。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控制癫痫发作。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维持氧合,监测血电解质及血糖水平。
针对癫痫发作可使用左乙拉西坦片、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等抗惊厥药物。脑水肿患者需联合呋塞米注射液与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注射液可用于缓解脑血管痉挛,但需严格监控血压变化。
对于血肿量超过30毫升或中线移位明显的患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脑室出血可进行脑室外引流,合并脑疝时需去骨瓣减压。术后需持续颅内压监测,预防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脑出血抽搐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奥卡西平片,定期复查脑电图。饮食宜低盐低脂,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康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备好应急药物,发现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