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不属于性病,但部分性传播疾病可能诱发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主要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泌尿系统感染、不良生活习惯或免疫因素引起,与性病无直接关联。

细菌性前列腺炎多由大肠埃希菌等泌尿系统常见病原体逆行感染导致,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部胀痛等症状,可通过尿常规及前列腺液检查确诊。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与久坐、饮酒等生活方式相关,症状包括骨盆区域疼痛、排尿不适,需通过排除法诊断。淋球菌或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若侵犯前列腺可能引发继发感染,但这种情况仅占前列腺炎病例的小部分。

性病特指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梅毒、淋病等,具有明确传染性和特定病原体。而绝大多数前列腺炎患者不存在性接触传播风险,治疗以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或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严重者可进行前列腺按摩等物理治疗。若由性传播病原体引起,需同时对伴侣进行筛查治疗。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规律排精有助于前列腺液更新,饮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排尿异常或骨盆疼痛持续不缓解时,建议至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超声等明确病因。确诊为性传播疾病导致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并告知性伴侣共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