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列腺结石需注意控制感染风险、避免久坐压迫、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及定期复查。前列腺结石可能与尿路感染、代谢异常、前列腺炎等因素相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会阴胀痛等症状。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优先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感染期间应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通过尿液冲刷降低细菌滞留概率。急性期禁止进行前列腺按摩或侵入性操作,避免结石移位加重黏膜损伤。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前列腺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骑行运动需控制单次时长不超过30分钟,选择中空设计的减压坐垫。日常可进行提肛锻炼增强盆底肌群支撑力,每日3组每组15次。
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竹笋摄入,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品。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钾,有助于抑制结石增大。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诱发水钠潴留。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改善排尿梗阻症状,使用期间需监测体位性低血压。中成药前列舒通胶囊对小结石排出有帮助,但需配合大量饮水。禁用含钙抗酸剂以免加重结石形成。
无症状结石患者每6个月需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大小变化,合并前列腺增生者应加做尿流率检测。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反复引发血尿时,需评估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尿道电切术的治疗必要性。

治疗期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均匀饮水,避免憋尿行为。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代谢,但需防止会阴部剧烈撞击。出现发热、血尿或急性尿潴留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排石药物。术后患者应持续随访2年以上,每3个月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