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加压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肽类激素,主要包含精氨酸加压素和去氨加压素两种类型,具有调节体液平衡、血管收缩等功能。

精氨酸加压素是人体自然分泌的血管加压素形式,通过与肾脏集合管上的V2受体结合,促进水分重吸收以减少尿液排出,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在失血或脱水等情况下,其分泌增加可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升高血压。临床常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模拟该作用,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或夜间遗尿症。
去氨加压素为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类似物,选择性激活V2受体而不明显刺激V1受体,因此抗利尿作用显著而升压效应较弱。注射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等剂型可用于控制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A的出血倾向,或通过鼻腔喷雾给药治疗尿崩症。使用需监测血钠水平以防低钠血症。
血管加压素通过增加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减少水分排泄并浓缩尿液。该机制被用于治疗多尿症状,如垂体性尿崩症患者可长期使用弥凝(去氨加压素)等药物替代治疗。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水中毒,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血管加压素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V1a受体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在休克抢救时可作为升压药的辅助选择。注射用特利加压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可用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处理,但可能引发肠系膜缺血等副作用,需在重症监护下使用。
血管加压素还参与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血小板聚集及肝糖原分解等过程。研究显示其与认知功能、社交行为有关,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使用需注意禁忌证,如冠心病患者慎用血管收缩剂型,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抗利尿药物剂量。

日常需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脱水刺激血管加压素过度分泌,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若出现异常口渴、尿量骤变或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内分泌功能。使用相关药物期间须避免酒精摄入及剧烈运动,防止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