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可通过穿戴矫形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拇外翻通常与遗传、穿鞋不当、关节疾病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大脚趾向外偏斜、疼痛、红肿等症状。
早期拇外翻可选用分趾垫、夜间矫正支具等器械,通过机械力纠正关节力线。矫形器需长期坚持使用,配合宽松鞋袜减少摩擦。若合并扁平足可联合足弓垫使用,但需避免自行购买非医用器械。
超声波治疗或冲击波治疗可缓解局部炎症,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每日进行脚趾抓毛巾、踝泵运动等康复训练,增强足底肌群力量。急性期疼痛可用冰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滑囊炎者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严重肿胀可外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药物仅缓解症状,无法纠正骨骼畸形。
中重度畸形需行Chevron截骨术或Scarf截骨术,通过重新排列跖骨恢复力线。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3个月内避免负重。适用于关节稳定性好、无严重关节炎的患者,矫正角度可达15-30度。
晚期合并骨关节炎者需行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用钢板螺钉固定关节。术后关节活动度永久丧失,但能显著缓解疼痛。术后康复期需6个月以上,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
日常应选择鞋头宽松、鞋跟低于3厘米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尖头鞋。每日用温水泡脚后按摩足底,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若出现持续疼痛、行走困难或皮肤破溃,应及时至足踝外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完全康复前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