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需注意避免皮肤损伤、控制感染诱因、调节心理状态、规范用药及定期监测病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红斑、鳞屑和瘙痒,可能由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刺激等因素诱发。

避免搔抓或摩擦皮损部位,防止同形反应加重病情。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选择无皂基沐浴露,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如尿素软膏或凡士林。贴身衣物选用纯棉材质,减少化纤织物对皮肤的刺激。外出时做好防晒,紫外线过度暴露可能诱发皮损扩散。
链球菌感染可能诱发点滴状银屑病,需注意口腔卫生和呼吸道防护。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消毒高频接触物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合并皮肤感染风险。
焦虑抑郁可能通过神经免疫调节加重病情,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等缓解压力。加入银屑病患者互助组织,获得社会支持。睡眠障碍者建议建立规律作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佐匹克隆片等助眠药物。避免通过吸烟饮酒缓解情绪,尼古丁和酒精可能刺激病情活动。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顽固皮损可采用窄谱UVB光疗。中重度患者需系统使用阿维A胶囊或甲氨蝶呤片,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需严格按疗程注射,不可自行增减剂量。禁用成分不明的偏方,部分中药制剂可能含重金属导致中毒。
每3-6个月复查皮损变化及共病情况,合并关节炎者需评估关节功能。监测代谢综合征指标,包括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育龄女性使用维A酸类药物期间须严格避孕,计划妊娠前需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建立个人病情档案,记录皮损面积、用药反应和诱发因素。

日常饮食建议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如鲑鱼、亚麻籽等,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肥胖患者需逐步控制体重。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肤摩擦损伤。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减少皮肤干燥脱屑。出现新发皮损、关节肿痛或用药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至皮肤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