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起小疙瘩可能与遗传因素、接触性皮炎、湿疹、痱子、毛囊炎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明确诊断。

部分儿童因遗传性过敏体质易出现皮肤敏感反应,表现为面部红色丘疹或干燥脱屑。家长需避免给孩子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可选择温和的婴儿润肤霜如丝塔芙舒润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若伴随明显瘙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
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或劣质护肤品可能导致面部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伴密集小丘疹。家长应立即停止接触可疑物质,用清水清洁面部后局部冷敷。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常表现为面颊部对称性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选择纯棉衣物。皮肤科医生常开具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控制瘙痒。

夏季高温闷热环境下,汗腺堵塞可导致前额、颈部出现透明小水疱。家长应调节室温至26℃以下,每日用温水擦浴后扑撒爽身粉。若继发感染形成脓疱,需就医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抗炎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毛囊丘疹多伴有白色脓头,好发于发际线周围。家长切忌挤压皮疹,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涂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反复发作需检查血糖水平,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

家长应注意每日用37℃以下温水清洁孩子面部,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儿童专用护肤品。避免给孩子穿着化纤材质衣物,勤剪指甲防止抓伤。饮食上暂忌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膳食均衡。若皮疹持续3天未缓解、出现发热或化脓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直射加重皮肤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