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腹泻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自主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合并胃肠疾病等因素有关。糖尿病腹泻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调整饮食、排查药物影响、补充益生菌、及时就医检查胃肠功能。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肠道黏膜水肿,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引发渗透性腹泻。患者可能出现水样便、排便次数增多,且腹泻与进食高糖食物相关。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低糖饮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累及肠道自主神经时,可导致肠蠕动异常,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常伴有四肢麻木、腹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
部分降糖药如阿卡波糖片、利拉鲁肽注射液可能引起腹泻等消化道反应。若用药后出现持续腹泻,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为格列美脲片等对胃肠刺激较小的药物。

糖尿病患者肠道环境改变易引发菌群失调,导致慢性腹泻。表现为粪便含未消化食物残渣、排气增多。可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日常适量饮用无糖酸奶调节菌群平衡。
糖尿病可能合并慢性胰腺炎、乳糜泻等疾病,引发脂肪泻或顽固性腹泻。粪便多呈油脂状或恶臭,伴有体重下降。需完善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确诊后可联用胰酶肠溶胶囊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

糖尿病腹泻患者需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饮食选择低纤维、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外出时随身携带止泻药物和糖块以防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