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碎石后疼痛可通过多饮水、热敷、药物镇痛、体位调整及就医复查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碎石移动刺激黏膜、局部炎症反应或残留结石阻塞等因素引起。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促进碎石排出并稀释尿液。可选择温开水或淡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但可能刺激尿路的饮品。排尿时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剧,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血尿或排尿困难,需及时联系医生。
将40℃左右的热水袋敷于腰部或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能放松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皮肤烫伤,糖尿病患者及感觉障碍者需谨慎。配合深呼吸可增强效果。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布洛芬缓释胶囊或曲马多片等药物。双氯芬酸钠栓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炎症,布洛芬缓释胶囊适合持续性钝痛,曲马多片用于剧烈绞痛。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采取结石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或膝胸卧位保持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数次。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碎石向膀胱方向移动,减轻输尿管壁压力。避免突然弯腰或剧烈运动,可配合缓步行走促进排石。
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呕吐,需急诊处理。通过超声检查确认碎石是否完全排出,必要时进行二次体外冲击波碎石。严重梗阻可能需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尿常规。

碎石后2周内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菠菜豆腐等高草酸食物,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避免久坐憋尿,每日进行半小时散步等轻度活动。观察排尿情况,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特点,复查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术后1个月需复查泌尿系CT确认无残留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