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疼痛可通过多饮水、热敷会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炎药或解痉药等方式治疗。尿道疼痛可能与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尿道损伤、尿道炎或前列腺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频、尿急、血尿或下腹坠胀等症状。
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选用温开水或淡竹叶茶等利尿饮品。排尿后注意清洁会阴部,减少细菌滋生概率。
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敷于下腹部或会阴部,每次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数次。热敷能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非感染性尿道疼痛效果较好。操作时需防止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
细菌性尿道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须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妊娠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减轻尿道黏膜水肿。合并前列腺炎时可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肌群。服药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尿道痉挛性疼痛可选用硫酸阿托品片或间苯三酚注射液缓解平滑肌收缩。结石导致的绞痛需联合排石治疗,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用药后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久坐或骑车压迫会阴。饮食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泌尿道防御能力。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警惕上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