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低通常指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由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消化吸收障碍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参与组织修复、免疫调节和酶合成等多种功能。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时,血液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可能下降。轻度蛋白质缺乏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或头发干枯,长期严重缺乏可能导致水肿、免疫力下降或伤口愈合延迟。消化系统疾病如克罗恩病或乳糜泻会影响蛋白质吸收,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会减少白蛋白合成,肾病综合征则可能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大量流失。
部分特殊人群如长期素食者、老年人或术后患者更易出现蛋白质不足。蛋白质缺乏还可能伴随其他营养素不足,需通过血液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日常饮食中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类、豆制品等,但严重缺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或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