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脂膜炎的治疗需结合药物控制炎症、调整饮食结构和手术干预,核心目标是缓解腹痛并防止肠梗阻。常用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生素应用、低脂高纤维饮食调整以及严重病例的肠粘连松解术。
1. 药物治疗是肠系膜脂膜炎的基础方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通常以每日20-40mg剂量起始,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可选用甲硝唑联合头孢类抗生素,疗程约2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于轻度疼痛控制,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2. 饮食管理对缓解症状至关重要。采用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和肥肉。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的摄入,每日建议25-30g。少食多餐模式可减轻肠道负担,每餐分量控制在200-300ml为宜。
3. 手术治疗适用于合并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腹腔镜探查能明确病变范围,同时进行肠系膜活检。肠粘连松解术可解除机械性梗阻,术后需配合肠外营养支持。对于局部严重纤维化病例,可能需行病变肠段切除术,但需严格评估肠道功能保留可能。
肠系膜脂膜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处理,早期以药物联合饮食调整为主,定期复查腹部CT监测病变进展。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肠系膜牵拉,注意记录腹痛发作规律。当出现持续呕吐或排便停止时,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长期管理需风湿免疫科与消化科协同随访,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维持量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