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拔除的智齿主要有阻生智齿、反复发炎的智齿、龋坏的智齿、影响邻牙健康的智齿以及正畸治疗需要的智齿。智齿拔除需根据口腔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阻生智齿是指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无法正常萌出的智齿。这类智齿可能横向、斜向或倒置生长,常伴随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等症状。阻生智齿容易形成盲袋积存食物残渣,增加冠周炎发生概率。通过口腔X光片可明确阻生类型,早期拔除能避免继发感染和邻牙损伤。
冠周炎反复发作的智齿建议拔除。智齿部分萌出时,牙龈与牙冠间形成的盲袋易滋生细菌,引发红肿、化脓等症状。急性发作期需先控制炎症,待缓解后择期拔牙。长期反复感染可能扩散至颌面部间隙,导致更严重的蜂窝组织炎。
发生深度龋坏的智齿通常需要拔除。由于智齿位置靠后,清洁难度大,龋坏进展快且修复效果差。严重龋坏可能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出现自发痛、咬合痛等症状。对于无法通过充填或根管治疗保留的智齿,拔除是更彻底的治疗方案。

压迫邻牙牙根的智齿应及时拔除。向前倾斜生长的智齿可能推挤第二磨牙,导致邻牙移位、牙根吸收或牙槽骨破坏。临床表现为邻牙松动、敏感或疼痛。通过曲面断层片可评估智齿与邻牙的位置关系,预防性拔除能保护正常牙齿功能。
正畸治疗前常需拔除无咬合功能的智齿。当智齿对颌缺失或存在严重错位时,可能干扰牙齿排列调整。正畸医生会根据矫治方案评估是否拔除,避免矫治后复发。青少年患者早期拔除还可减少后期正颌手术概率。

拔除智齿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进食温凉软食,按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术后3天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日常应注意正确使用牙线清洁智齿区域,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智齿异常生长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