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休息、使用药物、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护理。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过敏等因素引起。

孩子感冒期间需要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和鼻涕,缓解咽喉不适。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温开水、淡盐水或蜂蜜水,少量多次饮用。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以免加重咽喉刺激。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家长需用奶瓶或勺子耐心喂水。
家长需保持孩子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缓解鼻塞症状。避免让孩子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冬季取暖时注意不要将室温调得过高,以防空气过于干燥。
感冒期间孩子需要充足睡眠,家长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白天可让孩子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学龄儿童可暂时停止课外辅导和体育活动。睡眠时可将枕头垫高,有助于缓解鼻塞。家长需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如出现嗜睡需及时就医。

孩子感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这些药物可缓解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家长需严格按医嘱给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避免给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药,特别是含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皮疹等不良反应。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家长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法降温。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每次10-15分钟。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颈部,每4-6小时更换一次。物理降温同时需配合药物降温,如体温持续不降或超过39℃应及时就医。

孩子感冒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饮食清淡,可准备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感冒痊愈后应逐步恢复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方面要注意随天气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