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治疗需结合休息、理疗、药物和锻炼,急性期以缓解疼痛为主,慢性期需强化腰部肌肉。核心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热敷/冷敷、非甾体抗炎药使用,以及针对性康复训练。
1. 急性期疼痛管理
卧床休息是急性发作时的首要措施,建议选择硬板床,仰卧时膝盖下方垫软枕减轻腰部压力。疼痛48小时内可冰敷15分钟/次,每日3-4次;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能缓解炎症疼痛,肌肉痉挛严重时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等肌松剂。
2. 物理治疗选择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波深部加热,缓解肌肉痉挛;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适合慢性劳损;中频电疗可阻断痛觉神经传导。专业机构的手法按摩需避开急性期,重点松解竖脊肌、腰方肌等部位,配合牵引治疗可减轻椎间盘压力。
3. 康复训练方案
疼痛缓解后应逐步开始核心肌群训练。仰卧抬臀(桥式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俯卧飞燕式训练从每天10次开始递增;侧平板支撑每次保持15秒。游泳(尤其蛙泳)和水疗池行走对腰部负担小,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办公时使用腰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
4. 日常防护要点
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采用蹲起姿势而非弯腰;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骨盆中立。体重超标者需减重,BMI控制在24以下。长期伏案工作者每小时做腰部伸展,简单如站立体侧屈、猫式伸展都能有效放松肌肉。
腰肌劳损的康复需要系统管理,急性症状控制后必须坚持3-6个月的巩固训练。治疗期间避免扭转、负重等动作,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需排查椎间盘病变。建立正确的腰部使用习惯比短期治疗更重要,必要时可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