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可通过控制体重增长、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饮酒等方式预防妊娠脂肪肝。妊娠脂肪肝可能与激素变化、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危及母婴健康。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是妊娠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孕妇需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制定合理的增重目标,一般单胎妊娠推荐总增重10-15千克。避免短期内体重骤增,建议每周监测体重变化,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减少脂肪堆积。超重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摄入。
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每日蛋白质需求约70-100克。选择全谷物、深色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限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酸。适量补充富含胆碱的鸡蛋、瘦肉,有助于肝脏脂肪代谢。注意分餐制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避免跳跃和仰卧动作。有先兆流产或胎盘前置等情况需遵医嘱调整运动方案。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和能量。
妊娠中晚期每4周检测肝功能指标,重点关注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肝脏状态,发现脂肪浸润及时干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出现恶心呕吐加重、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并抑制脂肪代谢,孕期应严格戒酒。注意规避含酒精的食品和药物,如酒酿圆子、藿香正气水等。二手烟暴露也会增加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建议保持无烟环境。部分中药如何首乌、土茯苓可能具有肝毒性,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
孕妇应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影响肝脏修复。可适量饮用绿茶、蒲公英茶等具有保肝作用的饮品,但不宜过量。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若确诊妊娠脂肪肝,需在营养科和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日常注意观察尿色变化和皮肤瘙痒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