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早期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排尿异常、排便异常、腹部包块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微或无明显表现,随着肌瘤增大或数量增多,症状可能逐渐明显。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严重时可能引发贫血。月经异常通常与肌瘤生长的位置有关,如黏膜下肌瘤容易影响子宫内膜,导致月经量明显增多。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经期超过7天,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子宫肌瘤或其他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增大可能压迫盆腔组织,引起下腹部坠胀感或隐痛。疼痛程度与肌瘤大小和位置相关,浆膜下肌瘤扭转或变性时可能出现急性腹痛。日常活动中若持续感到下腹不适,尤其伴随其他症状时,应警惕子宫肌瘤的可能。
子宫前壁肌瘤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当肌瘤体积较大时,可能改变膀胱正常解剖位置,影响储尿功能。夜间排尿次数增多或突然出现排尿不畅,需考虑子宫肌瘤压迫泌尿系统的可能。

子宫后壁肌瘤可能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排便时有里急后重感。长期排便困难可能引发痔疮等并发症。若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且排除肠道疾病,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评估是否存在盆腔占位性病变。
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在腹部触及质硬包块,尤其在膀胱充盈时更易发现。包块通常无压痛、可活动,与子宫相连。自行触及腹部异常肿块时,应避免用力按压,及时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性质。

建议育龄期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盆腔超声等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子宫肌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月经变化,记录异常出血情况。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发生。若确诊子宫肌瘤,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随访观察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