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冷敷鼻部、保持鼻腔湿润、调整饮食结构、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感冒流鼻血可能与鼻腔黏膜干燥、频繁擤鼻、过敏性鼻炎、凝血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保持10-15分钟。身体稍前倾避免血液倒流,不要仰头或填塞纸巾。若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20分钟,需及时就医。鼻腔黏膜血管破裂是常见诱因,可能伴随鼻腔灼热感。
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鼻梁及前额,每次5-10分钟。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感冒时鼻腔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冷敷能缓解黏膜充血,可能伴有鼻塞症状。
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凡士林涂抹鼻腔前端。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干燥环境易导致黏膜皲裂出血,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者,可能伴随鼻腔痂皮。

增加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适量食用鸭血、猪肝等含铁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饮食,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营养不良可能加重黏膜修复延迟,需注意是否存在牙龈出血等伴随症状。
细菌性感冒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过敏性鼻炎引发出血可使用氯雷他定片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凝血异常者需补充维生素K1片。禁用萘甲唑啉等收缩血管的滴鼻剂超过3天。

感冒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洗脸时注意清洁鼻周血痂。选择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刺激,睡眠时垫高枕头降低鼻部血管压力。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量超过20毫升,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恢复期可适量食用银耳羹、藕粉等滋阴润燥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