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糖耐量试验等项目,需根据孕周分阶段进行。

血常规用于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妊娠期贫血较常见,血红蛋白低于110克每升需干预。血小板减少可能提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检查前无须空腹,孕早期、中期、晚期各需检测一次。若发现异常需结合铁代谢检查或骨髓穿刺进一步诊断。
尿常规重点观察尿蛋白、尿糖及尿酮体。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阳性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尿糖持续阳性应排查妊娠期糖尿病。建议留取晨起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每次产检均需复查。发现异常时需配合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培养等补充检查。
孕早期超声确认宫内妊娠及胎心,孕11-13周测量NT厚度筛查染色体异常。孕20-24周进行系统排畸超声,评估胎儿结构。孕晚期超声监测羊水量及胎儿生长曲线。发现胎儿生长受限或结构异常时需增加检查频率,必要时进行胎儿磁共振成像辅助诊断。

孕34周后开始定期胎心监护,通过胎心率基线及变异评估胎儿状态。无应激试验每周一次,异常时需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发现胎心减速或变异缺失提示胎儿窘迫,需结合生物物理评分决定终止妊娠时机。高危孕妇需提前至孕32周开始监护。
孕24-28周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超过5.1毫摩尔每升或餐后1小时超过10.0毫摩尔每升可确诊。确诊后需通过医学营养治疗控制血糖,未达标者需使用胰岛素。产后6-12周需复查以排除永久性糖尿病。

建议孕妇按时完成各阶段产检项目,保持均衡饮食并适量补充铁剂、叶酸等营养素。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保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出现阴道流血、持续性腹痛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产后42天需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及妊娠相关并发症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