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表现为40岁前出现月经异常、生育力下降及更年期症状,与遗传、免疫、医源性损伤等因素相关,需通过激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辅助生殖技术干预。
1. 月经异常
卵巢早衰最典型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包括月经稀发(间隔超过35天)、经量骤减或闭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与卵泡储备耗竭导致雌激素波动有关。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连续3个月异常需检测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
2. 生育力下降
基础卵泡提前耗竭导致受孕困难,自然妊娠率不足5%。伴随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等问题。生育需求者可选择冻卵保存生育力,或采用捐赠卵子体外受精。临床数据显示,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后,约15%患者可恢复自发排卵。
3. 更年期样症状
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盗汗发生率高达70%,夜间症状更显著。生殖系统萎缩表现为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建议使用阴道保湿剂或局部雌激素软膏。骨骼健康方面,建议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骨密度,每日补充钙1200mg+维生素D800IU。
4. 内分泌代谢异常
约30%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定期监测TSH水平。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2倍,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omega-3脂肪酸1.5g。心理方面,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情绪障碍。
卵巢早衰需终身管理,建议建立包含妇科、内分泌科、心理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每6个月复查激素六项、骨密度及血脂,避免吸烟等卵巢毒性暴露。现有治疗虽不能逆转卵巢功能,但规范干预可使80%患者维持正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