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身 健身初学 健身FAQ

夏季健身是不是汗出越多越好

发布者:同一颗星星 时间:2016-5-4 14:48

1、稍稍出汗刚刚好

大多数人认为: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其实不然,我们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季节的因素。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出汗绝对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因此,稍稍出汗就刚刚好。锻炼结束后还要及时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此外,在健身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天气较冷,应该等到运动后身体微微发热时才减衣,让身体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中。

虽然只是稍稍出汗,我们也不能忽略“补水”这个重要的环节。记住:运动补液三步曲!运动前10-15分钟,补充约250ml的液体(相当于半瓶普通矿泉水的量)。运动中的补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大约每运动10-25分钟补充250ml。运动后补水要根据运动前后的体重差,补充丢失的水分,每丢失1斤的体重大约要补充500ml的液体(约1瓶矿泉水的量)。

2、循序渐进最重要

长期不运动,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都比较僵硬。在这样一个“低潮期”开始运动,健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唤醒我们的身体,恢复人体的机能,不宜太早追求运动量。对于一些平时不运动的人来说,肌肉力量比较薄弱,猛的一下子加大运动强度,容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的扭伤。此外,运动风险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群,可能存在着一些隐匿性的心血管风险,运动量的突然加大很容易诱发一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中老年人群,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在运动前最好咨询下医生或者健身教练,科学、适度地进行夏季健身。

我们可以选择以慢跑5-10分钟或者步行15-20分钟开始夏季的健身计划。一般情况下,身体适应一个新的健身计划的时间为3周。3周之后我们就可以试着一点点的提升健身计划的难度了,比如说延长运动时间或者选择更为剧烈的运动方式。“1/10原则”是许多健身专家常用的帮助运动爱好者提升健身计划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每周运动量的增量不能超过1/10,这其中包括运动距离、时间、强度等等。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现在的健身计划是每周跑20km,这个时候你想增加你的运动量,根据1/10原则,那么下周的目标就是增加2km,也就是22km。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值也不是绝对的,必须要考虑到健身者的主观感觉。

3、运动时间有讲究

古话说的好:“一天之计在于晨”,那么早晨是最佳的健身时间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清晨气温一般很低,并不适宜进行锻炼。而且有研究表明,下午14点之后人体的各项机能才开始上升,17点至19点之间达到最佳,因此锻炼时间建议选择在此时比较适宜。此外,人体中血小板的含量在一天中也是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粘稠度降低6%。因此,晨练容易造成血液的循环不畅,甚至会诱发一些心血管意外,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以及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早起锻炼就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空气中的杂质不容易消散,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加大,人的呼吸会加深、加快,容易将空气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夏季健身建议大家选择在傍晚。

夏日运动健身中的注意事项:

1.穿着棉制服装

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深颜色的衣服会吸收更多的热能,穿起来比较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夏季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晨练不宜过早

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不宜在强烈阳光照射下锻炼

夏天不宜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锻炼,这个很好理解。就好比女生在出门前要涂抹防晒霜是一个道理,因为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会透过人体的毛发、皮肤而辐射到脑膜和脑细胞中去,可能会导致中暑的症状,或者是出现皮肤发红等晒伤现象。

所以夏天进行体育锻炼不宜安排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可以在早晨或者是下午四点以后。并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4.控制运动强度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就诊。

5.及时适量补水

夏季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所以,夏季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0到15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以避免增加胃的负担。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6.别用冷饮降温

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者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重者还可能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埋下祸根。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7.不要立即冲凉

人体充分运动后会大汗淋漓,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会引起感冒、发烧。且冲凉并不能帮助肌肉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加紧张。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相关标签: 夏季 健身 出汗

相关阅读

  • 大卡和千焦换算?能量单位转换全攻略!
    大卡和千焦换算?能量单位转换全攻略!
    在现代营养学中,能量的摄入和消耗是评估健康与体重管理的关键因素。大卡(Kilocalorie,简称kcal)和千焦(Kilojoule,简称kJ)是衡量食物能量的重要单位。虽然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但了解它们之间的 ...
    03-20
  • 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大卡转换秘籍!
    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大卡转换秘籍!
    随着健康饮食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能量含量。然而,千焦与大卡的转换却常常成为阻碍我们了解营养信息的一道门槛。为了帮助大家轻松掌握这一知识,本文将为您提供千焦和大卡的换算秘籍,并扩展相关知识 ...
    03-20
  • 1200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大卡换算全知道!
    1200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大卡换算全知道!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中的能量摄入。然而,千焦和大卡这两种能量单位常常让人感到困惑。特别是在阅读食品标签时,您可能会遇到这两种单位的混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千焦和大卡的换算关系,特别 ...
    03-20
  • 千焦与千卡的换算?能量单位转换不再混淆!
    千焦与千卡的换算?能量单位转换不再混淆!
    理解千焦与千卡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饮食,还能帮助我们在健身和营养补充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标签和营养信息使用千焦作为能量单位,掌握这两者之间的换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基本 ...
    03-20
  • 800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大卡换算轻松搞定!
    800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大卡换算轻松搞定!
    了解千焦和大卡之间的换算关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饮食,还能在健身和减肥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系统地介绍千焦与大卡的换算 ...
    03-20
  • 1千焦等于多少大卡?能量单位换算小技巧!
    1千焦等于多少大卡?能量单位换算小技巧!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能量摄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能量单位的换算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还能在制定饮食计划时提供科学依据。接下来,我们将深入 ...
    03-20
  • 一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与大卡轻松换算!
    一千焦等于多少大卡?千焦与大卡轻松换算!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物的能量值,而千焦和大卡作为能量的常用单位,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千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能量单位,而大卡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热量单位。本文将为您解答一千焦等于多 ...
    03-20
  • 1卡路里等于多少千焦?卡路里与千焦的关系!
    1卡路里等于多少千焦?卡路里与千焦的关系!
    在饮食管理和营养科学中,能量单位的准确理解至关重要。卡路里和千焦都是衡量食物能量的重要指标,但它们的换算关系往往让人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介绍卡路里与千焦的换算方式,探讨它们在营养标签上的应用,以及如何 ...
    03-20
  • 千焦等于多少千卡?千焦千卡转换不再难!
    千焦等于多少千卡?千焦千卡转换不再难!
    在营养标签上,您常常会看到食品的能量值以千卡或千焦的形式标示。虽然这两个单位都表示能量,但它们的换算关系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了解千焦与千卡之间的转换,不仅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食品标签,还能让您在制定饮食 ...
    03-20
  • 千焦大卡换算?能量单位转换秘籍!
    千焦大卡换算?能量单位转换秘籍!
    在现代营养学中,能量单位的使用并不统一。大卡是我们熟悉的热量单位,而千焦则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标准热量单位。虽然这两者都用于表示食物的能量含量,但它们的换算关系可能让许多人感到困惑。通过掌握千焦与大 ...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