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对于正常人而言,学会自检糖尿病有助于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以下为您介绍一些自检糖尿病的方法。
留意自己是否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如果近期突然饮水增多、饭量增大,但体重却持续减轻,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
关注皮肤状况,若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感染(如疖肿、痈等),或者足部感觉异常,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查看颈部、腋窝等部位皮肤是否出现黑色、天鹅绒样增厚的黑棘皮病表现,这可能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使用血糖仪进行指尖血检测是一种简单方便的自检方法。可以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正常空腹血糖值一般在 3.9 - 6.1mmol/L 之间。若检测结果高于正常范围,需引起重视。
尿糖试纸可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如果尿糖试纸显示阳性,可能提示血糖升高,但尿糖检测不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只能作为初步筛查。
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运动不足、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过高的情况。长期缺乏运动和高精制碳水饮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测量腰围和腰臀比,男性腰围大于 90cm、女性腰围大于 85cm,或者腰臀比异常(男性大于 0.9,女性大于 0.85),提示可能存在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糖尿病患者,若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自身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风险评估问卷,对自己患糖尿病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这些问卷通常会综合考虑年龄、体重、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利用网络上的在线筛查工具,输入相关信息,如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等,即可快速得到患糖尿病的风险评估结果。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通过自检,可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定期自检糖尿病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式。若发现自身有糖尿病相关症状或指标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