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医改聚焦

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42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45例

发布者:房东的猫 时间:2022-4-30 16:40

深圳的“十二五”医改方案已出台,三年内公立医院改革要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起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据悉,深圳的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即将成立,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深层次体制改革即将拉开序幕。

根据省医改方案,要加快推进深圳、珠海、东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拓展深化试点内容,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2012

年出台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形成改革的基本路径并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记者从市卫人委获悉,贯彻国家和省的医改方案,下一步深圳公立医院改革将在医药分开、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深层次体制改革上“攻坚克难”。

根据省医改方案,今年将要成立省公立医院管理局,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实现形式,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记者了解到,今年,深圳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正式启动。市卫人委将“放权”和“转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医疗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全行业监管上来,把办医院的职责交给理事会和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运营的自主权交给医院。目前,深圳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的领导班子已经公示,这个新机构即将成立,首先将把市属

11

家医院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人财物运行的监管,加强对政府投入绩效的评估,促进医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待条件成熟后,全市其他公立医院也将逐步纳入统一管理。

在医药分开改革上,去年

7

1

日,深圳已经在全国率先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今后三年还将深入推进“

1+6

”综合改革方案,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付费制度改革、探索药品采购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平价药房”等方面有“大动作”。

营利性非营利性分开改革也选准了突破口。我市制定了《深圳市

2010

2015

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控公立医院的规模,“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的

8

家三级医院优先安排社会资本举办。市政府近期将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高起点办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土地使用、产业扶持、财政补助、人才支持、医保支撑等方面的政策。

深圳医改民生实惠亮点

2015

年,基本建成符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保持全国一流的公共卫生、社区健康服务和居民健康水平,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达到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基层首诊比例达到

70%

以上。社会医疗机构门急诊服务量达到全市总诊疗量的

30%

左右,住院量达到

25%

左右。

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幅,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

30%

以下。患者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到

2012

年,每人每年不低于

240

元;到

2015

年,每人每年不低于

360

元。

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方式,实现广东省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扶持城市副中心发展区域医疗中心。争取到

2015

年,每个行政区(管理区)有一所三级医院。争取到

2014

年,全市“三甲”医院总数达到

16

家左右;到

2016

年,达到

20

家左右。

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制定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慢性病人群为重点的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方案,并在全市所有社康中心实施,为居民提供家庭病床、医疗转诊转介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完善本市医学人员培养机制。到

2015

年,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

1200

名、住院医师

3000

名,选拔高级专科医生到国内外一流医学机构培训进修。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推广使用居民健康卡集成系统,完善医疗机构门诊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居民就医便捷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