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就像人体里的永动机,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可当这台“发动机”的油管——冠状动脉出现堵塞时,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这些预警往往被误认为是疲劳或衰老的表现,等到心绞痛发作才就医,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1、胸骨后压榨感
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背部或下颌。这种不适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休息几分钟能缓解。
2、不明原因牙痛
没有蛀牙却经常牙疼,尤其是左侧下颌疼痛。这种“心源性牙痛”服用止痛药效果不明显,口腔检查也找不到病因。
3、异常疲劳感
轻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连系鞋带都觉得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身体会启动“节能模式”。
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平躺时感觉憋气,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入睡。这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的表现。
5、不明原因恶心出汗
没有进食不当却突然冒冷汗,伴随恶心呕吐。部分女性患者心梗发作时就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1、定期监测三高指标
血压超过140/90mmHg、空腹血糖>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mmol/L时,血管内皮就会悄悄受损。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2、科学控制体重
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比全身肥胖更危险。内脏脂肪会分泌炎症因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3、选择适合的运动
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肌供血,但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最安全。
4、学会释放压力
长期焦虑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血管痉挛。每天10分钟腹式呼吸练习,能有效降低皮质醇水平。
5、重视睡眠质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下降会加重心脏负担。打鼾严重者建议进行睡眠监测。
1、注意温差变化
秋.冬.季节从暖气房突然到室外时,血管会剧烈收缩。外出前在门厅适应几分钟,或者戴条围巾护住前胸。
2、警惕“假日心脏综合征”
节假日暴饮暴食、熬夜狂欢后,突发心梗的案例并不少见。美酒佳肴虽好,浅尝辄止更重要。
3、留心不典型症状
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时没有胸痛,仅表现为乏力、头晕。这类人群要更严格控制血糖。
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你接收到了吗?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今天开始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别让冠状动脉在不知不觉中“生锈”。记住,健康的心跳才是生命最美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