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就像身体里的“隐形警.报器”,稍不注意就可能拉响健康警.报。很多人以为得了高血压就要静养,其实科学运动反而是稳定血压的“稳压器”。但如何运动才能既安全又有效?这里面可藏着不少学问。
1、有氧运动能增强血管弹性
快走、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一氧化氮分泌,这种物质堪称“天然血管扩张剂”。规律运动3个月后,血管年轻程度相当于年轻5-8岁。
2、力量训练改善代谢指标
适度的抗阻训练能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每周2次小重量训练,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升23%。
3、错误运动反而升高血压
憋气发力、突然爆发等无氧运动,会导致血压瞬间飙升。有患者做俯卧撑时血压飙到180mmHg,相当危险。
1、有氧运动优选清单
•快走:每天6000步,步频控制在110-130步/分钟。
•骑自行车:阻力调至能轻松说话的程度。
•水中运动:水温保持在28-32℃最佳。
2、抗阻训练安全指南
•选择弹力带、小哑铃等器械。
•每组动作12-15次,组间休息90秒。
•避免颈后推举、倒立等危险动作。
3、柔韧训练不可少
每天10分钟拉伸运动,重点放松肩颈、腰部肌肉。瑜伽的猫牛式、婴儿式特别适合。
1、避免晨起立即运动
6-10点是血压晨峰时段,建议将运动安排在下午4-6点。
2、杜绝憋气用力现象
搬运重物、拔河等需要屏息的活动要绝对禁止。
3、警惕极端天气
气温低于5℃或高于30℃时,最好改为室内运动。
4、跳过低头动作
倒立、深鞠躬等会使颅内压骤增。
5、运动后忌冷水浴
突然的冷刺激可能导致血管痉挛。
1、必备智能手环
实时监测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
2、学会自测运动强度
能完整说句子但无法唱歌,就是合适的强度。
3、警惕危险信号
出现头痛、恶心、视物模糊要立即停止。
4、服药后运动须知
利尿剂服用者要注意补水,β受体阻滞剂使用者要降低强度。
1、根据分级调整
1级高血压患者可进行中等强度运动,2级以上需医生评估。
2、合并症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患要防低血糖,冠心病患避免竞技性运动。
3、循序渐进增加
从每次10分钟开始,每周增加5分钟直到30-40分钟。
记住,运动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写明用药情况和紧急联系人。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通过科学运动平均可减少1-2种降压药用量。与其把降压希望全寄托在药物上,不如让身体“动”出健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