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中药方剂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者:海狸叔 时间:2011-12-14 13:47

牛蒡子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Niú Bànɡ Zǐ

【别名】恶实(《别录》),鼠粘子(《本草图经》),黍粘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蝙蝠刺(《纲目》),毛然然子、黑风子(《青海药材》),毛锥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粘苍子(《辽宁主要药材》),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江苏植药志》),大牛子(《山西中药志》),牛子(《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生用或炒黄用。

【原形态】

牛蒡,又名:鼠粘草(《别录》),夜叉头(《救荒本草》),蒡翁菜、便牵牛(《纲目》),饿死囊中草(《医林纂要》),象耳朵、老母猪耳朵、疙瘩菜,老鼠愁、鼠见愁。

二年生草本,高1~1.5米,上部多分枝。根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叶大,有长叶柄,表面有纵沟;叶片广卵形或心脏形,下部的叶长40~50厘米,宽30~40厘米,在茎上部的叶逐渐变小,先端钝圆而具一小尖头,基部心脏形,边缘稍带波状或呈齿牙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密生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丛生,着生于枝端,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厘米;花梗长3~7厘米,表面有浅沟,密生细柔毛;总苞球形,由多数覆瓦状排列之苞片组成,苞片披钊彬或线形,基部密接,先端延长而成针状,末端钩曲,着生多数简状两性花;花冠先端5浅裂,裂片呈狭长三角形,下部连合成筒状;雄蕊5,生在花冠筒内上部,与裂片互生,花丝分离,花药连合成筒,围绕在花柱四周;子房椭圆形,下位,1室,顶端圆盘状,盘上着生分离的白色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分叉。瘦果略呈弯曲之长倒卵形,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一般为栽培品。

【性状】

瘦果呈长扁卵形,长约6毫米,中部直径约3毫米。外皮灰褐色,有数条微突起的纵纹,中间一条较明显,全体有稀疏的斑点,又似致密的网纹.一端略窄,微弯曲,顶上有一浅色小点;另一端钝圆,稍宽,有一小凹窝。纵面稍隆起,边缘光圆而厚。外皮较坚硬,破开后种仁两瓣,灰白色,富有油性。无臭,味微苦。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佳。

主产河北,吉林、辽宁、浙江、黑龙江等地。此外,四川,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亦产。以东北产量较大,浙江所产品质较优。

【化学成份】含牛蒡甙、牛蒡酚A、B、脂肪油等。

【炮制】

牛蒡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黄色并略有香气,取出,放凉。

【性味】

辛苦,凉。

①《别录》:味辛,平。

②《本草拾遗》:味苦。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辛,温。

④《药品化义》:辛,性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①《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

②《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

③《食疗本草》:炒过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④《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痿。

⑤《医学启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润肺散气。

⑥李杲: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

⑦《纲目》:消斑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含漱。

【注意】《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附方】

①疏风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二钱服,当缓取效。(《本草衍义》)

②治喉痹:牛蒡子六分,马蔺子八分.上二味捣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渐加至一匕半,日再。(《广济方》)

③治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为末,热酒调下一钱匕。(《经验方》)

④治风热客搏上焦,悬痈肿痛:恶实(炒)、甘草(生)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六分,旋含之,良久咽下。(《普济方》启关散)

⑤治瘄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细)五钱,柽柳煎汤,调下立透。(《本草汇言》)

⑥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养生必用方》)

⑦治风肿斑毒作痒:牛蒡子、玄参、僵蚕、薄荷各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⑧治痰厥头痛:旋覆花一两,牛蒡子一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侯,以腊面茶清调下一钱。(《圣惠方》)

⑨治头痛连睛,并目昏涩不明:牛蒡子、苍耳子、甘菊花各三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⑩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或大便秘即作:牛蒡子三两(隔纸炒),新豆豉(炒),羌活(去芦)各一两,干生地黄二两半,黄耆一两半(蜜炙)。上为细末,汤调二钱服,空心食前,日三服。(《本事方》牛蒡子散)

⑾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牛蒡子、薄荷、荆芥、山栀、丹皮、石斛、元参、夏枯草,水煎服。(《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汤)

⑿治风龋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⒀治吹乳:鼠粘子加麝、酒吞下。(《袖珍方》)

⒁治便痈:鼠粘子三钱炒,细末,入蜜一匙,净朴硝一匙,温酒空心服。(《袖珍方》)

【临床应用】预防猩红热:取牛蒡子炒研成粉,过筛储存备用。2~5岁每次1克,5~9岁每次1.5克,10~15岁每次2克,成人每次3克,每天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共服2天。流行期间,除服药预防外,仍应注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临床观察344例,发病者7名;服药后12天内未发病者,计327例,占98%。一般在接触后3日内服药预防效果较佳,6日后服药的预防效果不佳。如再次接触需重新再服1次。服药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摘录】《*辞典》

相关阅读

  • 左归丸的副作用和禁忌(用药安全须知)
    左归丸的副作用和禁忌(用药安全须知)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左归丸,确保用药安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左归丸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使用时的禁忌事项。左归丸的副作用胃肠道不适:有些患者在服用左归丸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这是因为左归丸 ...
    08-14
  • 左归丸功效作用与主治(核心功能的深度解读)
    左归丸功效作用与主治(核心功能的深度解读)
    左归丸由多种珍贵中药材精心配伍而成,其独特的配方和显著的疗效在中医界有着极高的声誉。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对左归丸的核心功能进行深度解读,带您全面了解这一经典方剂。左归丸的历史渊源出处:左归丸出自明代 ...
    08-14
  • 左归丸适合哪些人吃(精准定位适用人群)
    左归丸适合哪些人吃(精准定位适用人群)
    左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等药物组成。它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那么,具体哪些人适合吃左归丸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肾阴亏虚人群症状表 ...
    08-14
  • 左归丸哪个牌子的功效最好(主流品牌效果对比)
    左归丸哪个牌子的功效最好(主流品牌效果对比)
    了解不同品牌左归丸的特点和效果,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合适的选择。毕竟,选对了品牌,才能更好地发挥左归丸的药效,达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目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各主流品牌的情况。同仁堂左归丸品 ...
    08-14
  • 左归丸说明书(官方信息之外的实用解读)
    左归丸说明书(官方信息之外的实用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而左归丸或许能在某些方面为我们提供帮助。通过对其进行更全面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它,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成分与功 ...
    08-14
  • 左归丸吃多久一个疗程(科学用药周期规划)
    左归丸吃多久一个疗程(科学用药周期规划)
    不同的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左归丸的用药疗程。了解科学的用药周期规划,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能避免因用药不当带来的潜在风险。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左归丸的用药疗程 ...
    08-14
  •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和作用(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效果好)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和作用(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效果好)
    在日常生活中,脾胃问题困扰着不少人,而参苓白术散常常被作为调理脾胃的选择之一。然而,很多人对它的具体功效和服用时间并不清楚。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参苓白术散的相关知识。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和作用健脾益胃: ...
    08-14
  • 止咳贴的功效和作用 购买止咳贴价格一览
    止咳贴的功效和作用 购买止咳贴价格一览
    在医疗领域,医生们也在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止咳贴就是其中一种颇具特色的产品。它通过贴在特定穴位,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来达到止咳的效果。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止咳贴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功效 ...
    08-14
  • 三九贴的功效和作用 购买三九贴价格一览
    三九贴的功效和作用 购买三九贴价格一览
    三九贴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医对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人体阳气也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此时运用三九贴进行穴位贴敷,可以激发人体阳气,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 ...
    08-14
  • 退热贴的功效和作用 购买退热贴价格一览
    退热贴的功效和作用 购买退热贴价格一览
    发热时,人体会感到乏力、头痛等不适,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至关重要。退热贴凭借其便捷性和相对安全性,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常用品。了解退热贴的功效和作用,能让我们在应对发热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清楚不同品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