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源自于远古时期,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温热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正确选择艾灸穴位能辅助稳定血压,改善身体不适症状。接下来,为大家解析艾灸治疗高血压的理想穴位。
穴位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找足三里的简易方法是正坐屈膝,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处,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艾灸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艾灸此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弹性,有助于降低血压。
艾灸方法:一般可采用温和灸的方式,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足三里穴,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穴位位置: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也可以把手臂弯曲成直角,在肘弯横纹尽头处就是曲池穴。
艾灸作用: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降逆活络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艾灸曲池穴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管紧张度,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艾灸方法:和足三里穴类似,采用温和灸,将艾灸条悬于穴位上方,每次灸10-2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周可进行3-4次艾灸。
穴位位置: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艾灸作用: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第一穴位,艾灸此穴能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对于高血压患者,可引火下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艾灸方法:可在每晚睡前艾灸涌泉穴,采用温和灸,每侧穴位每次灸15-20分钟,坚持长期艾灸。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