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多种病症方面都具有显著成效,对于打嗝也不例外。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从而有效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了解针对打嗝的特效针灸位置,能让我们在面对打嗝问题时多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
位置: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具体来说,就是在眉头的位置。
针灸方法及原理:针刺攒竹穴时,一般采用毫针直刺,深度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此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针灸该穴位能够调节局部气血运行,舒缓神经,有效抑制膈肌的不正常收缩,从而达到止嗝的效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针灸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打嗝患者在针刺攒竹穴后,打嗝症状都能得到明显缓解。
位置: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简单来讲,就是将右手三个手指并拢,把手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针灸方法及原理:针刺内关穴时,通常垂直进针。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功效。对于打嗝患者,针灸内关穴可调节心经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膈肌痉挛状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不少医生通过针灸内关穴为打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可以用自身的手指测量,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为3寸,在犊鼻下方找到此距离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针灸方法及原理:针刺足三里穴一般采用直刺法。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打嗝往往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针灸足三里穴能够调节脾胃之气,使胃气顺畅下行,减轻膈肌的刺激,进而缓解打嗝症状。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临床观察,对打嗝患者针灸足三里穴结合其他穴位,治愈率较高。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也就是喉咙下方,锁骨中间的凹陷处。
针灸方法及原理:针刺天突穴时,要特别注意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一般采用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0.5-1寸。天突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与呼吸、消化系统密切相关。针灸此穴位可以调节局部气机,改善咽喉、气管和食管的功能,缓解膈肌痉挛引起的打嗝。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在治疗打嗝病症时,也常常选用天突穴进行针灸。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