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针灸推拿

针灸出血好还是不好

发布者:小马柒柒 时间:2025-7-22 16:09

对于不了解针灸的人来说,看到针灸时皮肤出血可能会感到惊慌。其实,针灸出血的情况较为常见,关于它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点阐述。

正常少量出血情况

生理现象:针灸针刺入人体穴位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微小血管。尤其是在皮肤较薄或血管丰富的部位进行针灸时,如手指、耳垂等,更容易出现少量出血现象。这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出血量极少,可能只是在起针后看到皮肤上有一个小红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少量出血表明针刺到了准确的位置,刺激到了相应的经络和气血运行,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良好的针灸反馈。

促进气血循环: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气血需要保持通畅才能维持身体健康。少量出血可以起到类似“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局部气血的流通,改善经络的阻滞状态。比如,当人体某一部位出现气血不畅时,适当的少量出血能够帮助疏通经络,从而缓解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以针灸治疗肩周炎为例,在肩周相关穴位出现少量出血时,往往意味着气血循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异常大量出血情况

操作不当:如果在针灸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首先要考虑的是针灸医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可能是医生针刺过深,损伤了较大的血管;或者是手法不够熟练,进针时不够精准,反复提插导致血管受损面积增大。这种情况下,出血量较多,可能会在皮肤上形成明显的血肿,并且长时间按压仍难以止血。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针灸专家指出,曾经有患者在不正规的针灸诊所接受治疗,因医生操作失误导致前臂穴位处大量出血,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治疗和康复。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导致大量出血。某些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由于其自身凝血机制存在问题,即使是非常轻微的针刺损伤,也可能引起较大量的出血,且出血时间会比正常人长。此时进行针灸治疗存在很大风险,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专家强调,这类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血液检查和评估,如果不适合针灸,应避免选择该治疗方式。

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少量出血:当出现少量出血时,患者无需过于担心。医生一般会在起针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出血点数秒钟,即可止血。止血后,注意保持针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通常在半天到一天内,皮肤上的小红点就会自然消失。

大量出血:一旦出现大量出血,应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采取压迫止血的方法。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用力按压出血部位,并保持一段时间(一般10-15分钟),如果仍然无法止血,应尽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如果血肿已经形成,早期可以进行冷敷,减少出血和肿胀,待48小时后可适当热敷,促进血肿的吸收。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
相关标签: 针灸 针灸好处 针灸治疗

相关阅读